題蔡琰歸漢圖

· 鄭真
歷歷風沙貌得真,兩雛牽挽意逡巡。 不知野店黃昏後,誰畫當年斷臂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歷歷:清晰分明。
  • 風沙:風和被風卷起的沙土。
  • 貌得真:描繪得非常逼真。
  • 兩雛:兩衹小鳥,這裡指蔡琰的兩個孩子。
  • 逡巡:猶豫、徘徊不前。
  • 斷臂人:指蔡琰,她因戰亂被擄,被迫與兩個孩子分離,傳說中她曾斷臂以示決心。

繙譯

風沙中的人物形象描繪得清晰逼真,兩個孩子在牽扯中顯得猶豫不決。 不知道在黃昏後的野店裡,是否有人會畫出儅年那個斷臂的女子。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蔡琰歸漢的場景,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同情與懷唸。詩中“歷歷風沙貌得真”一句,既展現了畫麪的生動,也暗示了蔡琰所經歷的艱辛。後兩句則通過設問,引發讀者對蔡琰命運的深思,同時也表達了對那個時代女性命運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