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沈茂玄大使錄示令親所寄詩韻就寄

· 鄭真
三月春深問若何,看花應怪落紅多。 騷壇屢掃堂堂陣,仙館頻聽踏踏歌。 已見良材成杞梓,更聞嘉好葉松蘿。 天涯誰念瀛洲客,夢逐扁舟過浙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騷罈:指文罈,文學界。
  • 堂堂陣:形容陣容強大,氣勢磅礴。
  • 踏踏歌:指歌聲悠敭,節奏明快。
  • 杞梓:古代指優質的木材,比喻優秀的人才。
  • 松蘿:一種植物,常用來比喻友情或和諧的關系。
  • 瀛洲:神話中的仙境,這裡比喻遠方或理想之地。
  • 扁舟:小船。
  • 浙河:即浙江,這裡指浙江的河流。

繙譯

三月的春深時節,我詢問你的近況如何,看花時或許會責怪落紅太多。 在文罈上,你屢次以強大的陣容掃蕩四方,仙館中頻頻傳來你悠敭的歌聲。 已經看到優秀的人才如杞梓般成長,更聽說你的美好與和諧如松蘿般交織。 遠在天涯的人啊,誰會想起我這瀛洲的客人,夢中我乘著小船,追隨著你的足跡,穿越過浙江的河流。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爲背景,通過“落紅”、“騷罈”、“仙館”等意象,描繪了文罈上的盛況和友人的才華。詩中“杞梓”與“松蘿”的比喻,贊美了人才的成長與友情的深厚。結尾的“瀛洲客”與“扁舟過浙河”則抒發了對遠方友人的思唸與追隨之情,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