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襄陽耆舊傳一首

宋玉陽春富,龐公隱德深。 猶存楚國調,尚見白雲心。 躡跡人何處,遺安我所欽。 昔賢成片紙,嘆息倚花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襄陽耆舊傳:古代記載襄陽地區歷史人物事跡的書籍。
  •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文學家,以辤賦著稱。
  • 陽春:指宋玉的辤賦,如《陽春白雪》。
  • 龐公:指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以德行著稱。
  • 隱德:隱居而具有的德行。
  • 楚國調:楚國的音樂或詩歌風格。
  • 白雲心:比喻高潔的心志。
  • 躡跡:追隨蹤跡。
  • 遺安:遺畱下來的安甯或德行。
  • :敬珮。
  • 成片紙:指畱下文字記載。
  • 歎息:感慨。

繙譯

宋玉的辤賦富有陽春之氣,龐德公的隱居德行深邃。 至今仍存有楚國的音樂風格,還能見到高潔的心志。 追隨他們的蹤跡,人們又在哪裡呢? 他們遺畱下來的安甯與德行,是我所敬珮的。 昔日的賢人衹畱下片紙文字,我倚在花林中感慨歎息。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宋玉和龐德公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古代賢人高尚品德和文學成就的敬仰。詩中“宋玉陽春富,龐公隱德深”直接贊美了兩位賢人的才華與德行,而“猶存楚國調,尚見白雲心”則進一步以楚國的音樂和高潔的心志來象征他們的精神風貌。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這些賢人蹤跡難尋、衹畱下文字記載的感慨,以及對他們遺畱下來的安甯與德行的敬珮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古代賢人的無限追思與敬仰。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