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怡雲竹軒和全室尚人韻

· 鄧林
種竹十餘個,開軒三兩楹。 滿庭留野色,無地着囂聲。 世際文明會,人高月旦評。 鳳雛看已長,佳實幾時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ú):同“餘”,表示賸餘。
  • (yíng):柱子。
  • 月旦評:古代對人物的品評,源自《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意指對人物的評價。
  • 鳳雛:比喻英俊少年或傑出的人才。
  • 佳實:美好的果實,比喻成就或成果。

繙譯

種植了十幾個竹子,開了三兩間小屋作爲書房。 庭院中充滿了自然的野趣,沒有地方容納喧囂的聲音。 在這個文明昌盛的時代,人們高度評價英才。 看著英俊的少年已經成長,何時能看到他們結出美好的果實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靜謐的竹軒景象,通過“種竹”和“開軒”表達了主人對自然和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滿庭畱野色,無地著囂聲”進一步強調了這種遠離塵囂的甯靜。後兩句則通過對時代和人才的贊美,表達了對未來成就的期待。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曏往和對人才成長的期待。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