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常齋見貺詩韻三首

· 鄧林
憶年三五在妝臺,曾亦東塗西抹來。 今日頭顱成老醜,平生意氣轉遲迴。 桐琴只作南音寫,芰服還依舊樣裁。 尊酒論文重許我,雅懷從此爲君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kuàng):賜予,贈予。
  • 詩韻:指按照一定的韻律格式創作的詩。
  • 三五:指十五嵗,古代女子十五嵗爲及笄之年。
  • 妝台:梳妝台,指女子打扮的地方。
  • 東塗西抹:隨意塗抹,形容年輕時無憂無慮,隨意打扮。
  • 頭顱:指人的頭部,這裡比喻年紀。
  • 老醜:形容年老色衰。
  • 意氣:意志和氣概。
  • 遲廻:遲疑,猶豫。
  • 桐琴:用桐木制作的琴,這裡泛指琴。
  • 南音:南方的音樂,這裡指琴聲。
  • 芰服:用芰葉制成的衣服,這裡指舊時的衣服。
  • 舊樣:舊時的樣式。
  • 尊酒:敬酒。
  • 論文:討論文學。
  • 雅懷:高雅的情懷。

繙譯

廻憶起十五嵗時在梳妝台前,也曾無憂無慮地隨意打扮。如今頭顱已顯老態,平生的意志和氣概也變得遲疑。桐木琴衹能彈奏南方的音樂,芰葉衣服還是按照舊時的樣式裁剪。敬酒討論文學,你再次邀請我,你的高雅情懷從此爲我敞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年輕時的無憂無慮與年老時的遲疑,表達了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詩中“東塗西抹”與“頭顱成老醜”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嵗月的無情。後兩句則通過“桐琴”與“芰服”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以及對友人雅懷的贊賞和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