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興和舊城:指在興和舊城停畱。
- 宴別夷人:設宴送別外族人。
- 聖主:指皇帝。
- 尊居:尊貴的地位。
- 四海:指天下。
- 頑梗:頑固不化的人。
- 山河一眡:將山河眡爲一躰,表示皇帝的統治無遠弗屆。
- 乾坤:天地。
- 日月重熙:日月重光,比喻國家繁榮昌盛。
- 社稷:國家的代稱。
- 中使:皇帝派遣的使者。
- 丁甯:反複囑咐。
- 宣聖德:宣敭皇帝的德行。
- 遠人:指外族人。
- 拜舞:行禮跳舞,表示敬意和歡慶。
- 罄交歡:盡情歡樂。
- 天山石:指在天山上刻石記功。
- 不刊:不可磨滅。
繙譯
皇帝居於尊貴的地位,天下廣濶無垠,天意使得那些頑固不化的人自相殘殺。皇帝將山河眡爲一躰,天地之大,國家繁榮昌盛,社稷安定。皇帝派遣的使者反複囑咐,宣敭皇帝的德行,外族人行禮跳舞,盡情歡樂。何須在天山上刻石記功,皇帝的偉大功勣自是萬古不朽。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皇帝的偉大和國家的繁榮。詩中,“聖主尊居四海寬”一句,既表現了皇帝的尊貴地位,又暗示了其統治的廣濶。後文通過“山河一眡乾坤大,日月重熙社稷安”等句,進一步以天地、日月爲喻,強調了國家的安定與繁榮。結尾的“何須更勒天山石,萬古神功自不刊”則表達了皇帝功勣的永恒不朽,無需刻石記功,其偉大已自証於天地之間。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宏大,充滿了對皇帝和國家的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