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謁 (yè):拜訪。
- 老君廟:供奉道教創始人老子(李耳)的廟宇。
- 伯陽:老子的字。
- 肖貌 (xiào mào):相似的容貌。
- 七色:指彩虹的七種顔色,這裡比喻多彩多姿。
- 霛氣:超自然的力量或精神。
- 三元:指天、地、人三者。
- 聖風:聖人的風範。
- 庭松:庭院中的松樹。
- 指樹:可能指松樹,也可能是比喻老子的教誨如樹般穩固。
- 殿像:廟宇中的神像。
- 恍 (huǎng):模糊不清的樣子。
- 猶龍:像龍一樣,比喻老子的形象神秘莫測。
- 關尹:古代官名,這裡指老子。
- 仙文:指道教的經典文獻。
- 討窮:深入研究至極。
繙譯
黃省曾拜訪老君廟,心中感慨老子懷抱大道,其肖像在此山中。 七彩的光芒映照著霛氣,三元世界都仰望著聖人的風範。 庭院中的松樹倣彿是指引的樹,廟宇中的神像模糊中似龍一般。 他多麽希望自己能像關尹那樣,深入研究道教的經典至極。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老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對道教文化的曏往。詩中通過描繪老君廟的景象,如“七色瞻霛氣,三元仰聖風”,展現了老子及其教誨的神秘與偉大。詩人通過“庭松疑指樹,殿像恍猶龍”這樣的比喻,加深了老子形象的神秘感。結尾的“安得如關尹,仙文一討窮”則表達了詩人對深入研究道教經典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道教文化的深厚情感。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
黃省曾的其他作品
- 《 與邵莫二子游七真諸洞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江南曲三十首其二 》 —— [ 明 ] 黃省曾
- 《 送田兵部歸閩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高士頌九十一首 其二十 榮啟期 》 —— [ 明 ] 黃省曾
- 《 皇戚邵子招飲西山二首 其一 》 —— [ 明 ] 黃省曾
- 《 西小湖在林屋洞天之岩石池畝許冬春不竭蔡山人居其傍詩以贈之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登清涼山一首 》 —— [ 明 ] 黃省曾
- 《 擬古宮詞二十首 其十 》 —— [ 明 ] 黃省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