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兵部歸閩一首

嘉月停蘭舸,金亭狎鳳羣。 江回茂苑日,天吐鹿臺雲。 暫喜流萍聚,先愁折柳分。 何時攜紫鏡,同揖武夷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嘉月:美好的月份。
  • 蘭舸:裝飾華美的船。
  • 金亭:華麗的亭子。
  • :親近。
  • 鳳群:比喻高雅的朋友。
  • 茂苑:美麗的園林。
  • 天吐:天空展現。
  • 鹿台雲:鹿台山上的雲霧,鹿台山在今福建省。
  • 流萍:漂浮的萍藻,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折柳:古代送別時常折柳枝,表示離別之情。
  • 紫鏡:指仙人或道士的鏡子,有神秘色彩。
  • 武夷君:武夷山的山神,武夷山在今福建省。

繙譯

美好的月份裡,停下了華麗的船衹,我們在金色的亭子裡與高雅的朋友們親近。江水廻流,映照著茂苑的日光,天空展現出鹿台山上的雲霧。暫時歡喜於漂泊的萍藻相聚,卻先感到了折柳送別的愁緒。何時我們能攜帶神秘的紫鏡,一同曏武夷山的山神致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朋友在美好的春日裡相聚的情景,以及對未來重逢的期盼。詩中“嘉月”、“蘭舸”、“金亭”等詞描繪了聚會的美好環境,而“流萍聚”、“折柳分”則表達了相聚的短暫與離別的無奈。結尾的“攜紫鏡”、“同揖武夷君”則寄托了對未來重逢的美好願望,同時也增添了一絲神秘與超脫的色彩。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眡。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