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懷古四首

地勢東回萬里江,雲間天闕古來雙。 兵纏四海英雄得,聖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氣,風煙蕭颯滿僧窗。 廢陵壞冢空冠劍,誰復沾纓酹一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王氣:舊指象徵帝王運數的祥瑞之氣。
  • 蕭颯:形容風雨吹打草木發出的聲音。

翻譯

這裏地勢向東迂迴與萬里長江連接,雲霧之中高大的宮殿自古以來成雙。天下戰亂時英雄得到了機會,聖明之君在中原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山水寂靜寥落掩埋了帝王之氣,風聲和煙霧蕭瑟充滿了僧人的窗戶。荒廢的陵墓和毀壞的墳冢只剩下空的王冠和佩劍,誰還會去灑酒祭奠呢。

賞析

這組詩以金陵爲背景,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描述了金陵獨特的地勢和其曾經輝煌的宮闕,在歷史的更迭中,英雄與聖君不斷涌現。然而如今卻只剩下寂寥的山水和蕭颯的風煙,昔日的王氣已被埋沒。那些廢陵壞冢徒留着過去的象徵,卻無人再真正緬懷祭奠。詩人通過對歷史遺蹟的描寫,傳達出一種深沉的滄桑感和對歷史興衰的思索,情緒略顯蒼涼。整體語言凝鍊,意境深邃,富有歷史的厚重感。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