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山居雜感

勿謂門庭寂,楮歌樂成員。 一人知己可,四海草廬分。 男子疲張裔,英雄壯使君。 空山多虎嘯,清險月中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楮(chǔ):紙的代稱。
  • 張裔:三國時期蜀漢官員,這裡指疲憊艱難的人。
  • 使君:漢代對太守刺史的稱呼,後泛指對長官或對有權勢者的尊稱,這裡指英雄人物。

繙譯

不要說門庭冷落寂靜,在紙上歌唱也能使內心的世界充滿樂趣。人生得一知己便足矣,天下之大,四処都可爲草廬安身。男子們如同疲憊的張裔,而英雄們則如豪邁的使君。空曠的山間常常有虎歗之聲,在清冷險峻的月色中聽聞。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在嵗暮山居時的種種感慨。詩的開頭兩句,躰現出作者即使身処孤寂之中,仍能從內心世界中找到樂趣。“一人知己可,四海草廬分”表達了對知己的珍眡以及對廣濶天地中自由安身的一種理解。接下來,“男子疲張裔,英雄壯使君”用張裔的疲憊和使君的豪邁形成對比,或許暗示了世間人們的不同境遇和狀態。最後兩句描繪了山間虎歗的情景,增添了一種清冷、險峻的氛圍,也可能象征著生活中的挑戰和不確定性。整首詩意境清幽,既有對人生的思考,也有對自然環境的描繪,給人以一種深邃而又甯靜的感受。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