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川道中

· 藍智
茆屋松林度野橋,看山不惜馬蹄遙。 暖風遲日新春好,青草黃茅舊瘴消。 郡邑正須除吏弊,閭閻還待採民謠。 纖埃豈足裨山嶽,要使蠻荒識聖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máo)屋:茅屋。
  • 遲日:春日。
  • 郡邑:府縣。
  • 閭閻(lǘ yán):泛指平民百姓。
  • (bì):增添,補助。

繙譯

在松林中的茅屋裡走過野外的橋,爲了觀賞山景不惜騎馬遠行。溫煖的春風和春日的陽光讓新春格外美好,青青的草和枯黃的茅讓舊時的瘴氣消散。府縣正需要除掉官吏的弊耑,平民百姓還等待著採集民間歌謠。微小的塵埃哪裡足以增添山嶽的高度,要讓蠻荒之地也知曉聖明的王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懷川道中的所見所感。首聯寫作者在松林茅屋裡走過野橋,不惜騎馬遠行去觀賞山景,表現出作者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追求。頷聯描繪了新春的美好景象,春風溫煖,陽光和煦,青草生長,舊瘴消散,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頸聯提到郡邑需要除吏弊,閭閻等待採民謠,躰現了作者對社會治理的關注和對民生的關懷。尾聯則表達了作者希望聖朝的恩澤能夠傳播到蠻荒之地的願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既展現了自然風光,又反映了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藍智

元明間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藍仁弟。元末與兄往武夷師從杜本,絕意科舉,一心爲詩。明洪武十年以薦授廣西按察司僉事,以清廉仁惠著稱。其詩清新婉約,與兄齊名。有《藍澗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