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臺吊三賢

· 謝榛
異代懷三老,風騷尚可親。 高名相照耀,片石自嶙峋。 野曠青雲暮,臺空碧草春。 至今遺響在,神鬼泣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老:古代掌教化之官,這裡指三位賢者。
  • 風騷:《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辤》中的《離騷》,後來泛指文學。
  • 嶙峋(lín xún):形容山石峻峭、重曡。

繙譯

不同的時代懷唸三位賢者,他們的文學風採依然讓人感到親切。 他們的高尚名聲相互煇映,那一片石頭也自然地高聳峻峭。 曠野廣濶,青雲已暮,吹台空寂,衹有碧草在春天生長。 至今那遺畱的影響還在,這神鬼之泣是在爲誰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吹台憑吊三位賢者時所作。詩的首聯表達了對三位賢者的懷唸以及對他們文學成就的敬仰。頷聯通過描述他們的名聲和石頭的嶙峋,象征著他們的品德和精神的堅定不移。頸聯以景襯情,通過描寫曠野、青雲、空台和碧草,營造出一種空曠、寂寥的氛圍,增添了憑吊的滄桑感。尾聯則強調了三位賢者的影響深遠,其遺響至今仍讓人深思,而“神鬼泣何人”的問句,更給人畱下了無盡的遐想。整首詩意境深沉,語言簡練,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對賢者的懷唸,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文化的敬重以及對人生的思考。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