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移家入郡而舊廬皆非我有呈繭雪

昔也嘆無家,常疑多是屋。 今來絜室謀,迭更姓字孰。 憶我託居時,數輩共一族。 耕呼四五人,傾卮必盡斛。 雙屨戶外至,披衣亦出肅。 汎愛無遠近,餘惠及六畜。 仰視白日光,俯採庭中菊。 冷蕊孟郊詩,寒夜多手錄。 伝伝里巷內,忘形宛枝鹿。 飢驅我出門,載筆事幹祿。 嶔奇登一第,勉慰慈氏鞠。 謂可斗升計,冰霜貞水菽。 何期大命徂,運數遘百六。 魚書與狐鳴,倏走龍蛇陸。 皇居猶不保,焉能恤蘧宿。 斂翮雲水棲,蕭然倚深竹。 母曰能如是,與子返初服。 飢食原田穗,渴飲碧澗澓。 翱翔頗自由,如彼空中■。 優悠十載餘,於世但碌碌。 忽聞太守來,彈冠出新沐。 典則儼先民,高明耀薖軸。 時或示文字,挹之清風穆。 古人懷遠遊,矧於躬得淑。 赧赤詢鄰里,尚有舊門塾。 右作金吾居,左作廬江築。 金吾騶從赫,雕弓插繡菔。 廬江美言笑,戈矛藏陰䛢。 寄謝楮冠子,爲計良未熟。 吾等皆蟬翳,氣勢變寒燠。 鵲巢鳩居之,國風胡不讀。 吁嗟天地大,微軀果踖踧。 翹首瞻太行,十上九聲矗。 遙指齊州小,蠕蠕蠢車轂。 虎豹步中材,凡物皆懾伏。 翩乎樑間燕,頡頏上下逐。 大海涌波濤,天吳怒閃煜。 鮪鰷非不娛,羊裔類鷗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絜(xié):度量;衡量。
  • 傾卮(zhī):倒滿酒杯。
  • 屨(jù):古代用麻、葛製成的一種鞋。
  • :恭敬。
  • 汎(fàn):同「泛」,廣泛。
  • 伝伝(yún yún):形容行走的樣子。
  • 幹祿:指追求官職俸祿。
  • 嶔(qīn)奇:山勢高峻奇特,這裏形容才華出衆。
  • 鞠(jū):養育,撫養。
  • 遘(gòu):遭遇。
  • 百六:厄運。
  • 澓(fú):迴旋的流水。
  • 薖(kē)軸:表示品德高尚。
  • 赧(nǎn)赤:因羞愧而臉紅。
  • 䛢(yù):指收藏。

翻譯

過去常常感嘆沒有家,常常懷疑有很多房屋。如今打算搬家到郡裏,而舊時的房屋都不再屬於我了。回憶我過去居住的時候,幾輩人共同組成一個家族。耕作時呼喊着四五個人,倒酒必定倒滿斛。雙鞋放到門外,披着衣服也恭敬地出門。廣泛地關愛不分遠近,恩惠惠及到六畜。擡頭看白日的陽光,俯身採摘庭院中的菊花。寒冷的夜晚裏,常常手抄孟郊的詩。在里巷中行走,忘形得如同樹枝上的鹿。飢餓驅使我出門,帶着筆去追求官職俸祿。憑藉出衆的才能考中進士,以此勉強慰藉慈母的養育之恩。認爲可以有一點點收穫,像冰霜中的豆類一樣堅貞。沒想到命運不濟,遭遇厄運。魚書和狐鳴的出現,形勢變得動盪不安。皇家都不能自保,又怎能顧及我這個普通人的住所呢。收起翅膀棲息在雲水之間,蕭條地倚靠着深深的竹林。母親說能這樣也好,和我一起返回最初的生活。飢餓時吃原田的稻穗,口渴時喝碧澗的流水。自由地翱翔,如同那空中的飛鳥。悠閒地度過了十多年,在世上卻只是碌碌無爲。忽然聽說太守來了,整理衣冠出門迎接。太守的典範莊嚴如同古代的先民,品德高尚光彩照人。有時展示一些文字,感受到那清風般的肅穆。古人嚮往到遠方遊歷,何況自身能得到美好呢。羞愧地詢問鄰里,還有舊時的門塾。右邊被作爲金吾的居所,左邊被建成廬江的建築。金吾的隨從顯赫,雕弓插在繡袋裏。廬江的人善於言談歡笑,戈矛暗藏在陰影中。告訴那位戴着楮皮帽子的人,他的計劃實在不夠成熟。我們都像蟬的薄翼一樣,氣勢隨着境遇變化而改變。鵲巢被鳩佔據,爲何不讀一下《國風》呢。唉,天地廣大,微小的身軀果然感到侷促不安。擡頭遠望太行山,多次發出嘆息聲。遙望齊州顯得很小,像緩緩蠕動的車轂。虎豹在中等才能的人之中行走,凡是萬物都畏懼屈服。像在梁間飛舞的燕子,上下追逐。大海涌起波濤,水神天吳憤怒地閃耀光芒。鮪魚和鰷魚並非不快樂,楊朱的後代像鷗鷺一樣。

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爲線索,描繪了生活的變遷、命運的無常以及社會的動盪。詩中既有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如家族共同生活、耕讀之樂,也有對現實困境的感慨,如房屋易主、命運多舛。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母親的敬愛和對迴歸初心的渴望,同時也對太守的到來以及社會的種種現象進行了觀察和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白日陽光、庭中菊、空中鳥、大海波濤等,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反映了作者在動盪時代中的複雜心境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謝元汴

謝元汴,至肇慶謁桂王,復授兵科給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遠。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隱居豐順大田泥塘。亂定,還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緇入臺灣,不知所終。有《燼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詩集》、《和陶》、《霜吟》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