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 謝榛
不見同懷侶,悠然獨夜思。 風悽聞角處,月落倚樓時。 計拙陶潛酒,心憂阮籍詩。 千山芳蕙歇,策杖復何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同懷侶:志趣相投的夥伴。
  • 悠然:閒適淡泊的樣子。
  • :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
  • 計拙:計謀笨拙。
  • 陶潛酒:陶淵明喜歡飲酒,藉此表達自己對世事的超脫。
  • 阮籍詩:阮籍的詩作多表達憂思和苦悶,這裏借指心中的憂愁。
  • (huì):一種香草。

翻譯

看不見志趣相投的夥伴,我在這悠悠長夜中獨自沉思。 秋風悽悽,從傳來號角聲的地方傳來,月亮西落,我倚樓而立。 我沒有好的計謀,只能學陶淵明借酒消愁,心中滿是憂愁,像阮籍作詩時一般。 千山之中芬芳的蕙草已經凋零,我拄着柺杖,又能去哪裏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夜中詩人孤獨寂寞、憂愁苦悶的心境。詩的首聯通過「不見同懷侶」表達了詩人的孤獨,「悠然獨夜思」則進一步強調了這種孤獨中的思考。頷聯通過描寫秋風中的號角聲和西落的月亮,烘托出一種淒涼的氛圍。頸聯借用陶潛和阮籍的典故,表現出詩人對自己處境的無奈和心中的憂愁。尾聯以「千山芳蕙歇」象徵美好的事物已經消逝,而「策杖復何之」則表達了詩人的迷茫和無所適從。整首詩意境蒼涼,情感深沉,反映了詩人在秋夜中的複雜心情。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