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盧次楩赴留都謁陸儀部與繩

· 謝榛
有客清狂倒角巾,江湖未老報恩身。 夕陽滿地還驅馬,秋水連天幾問津。 家在中原聞白雁,賦成南浦對青蘋。 仙郎共醉金陵酒,不羨風流六代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角巾:古代隱士常戴的一種有稜角的頭巾。(“巾”讀音:jīn)
  • (yè):拜見。
  • 仙郎:對尚書省郎中的別稱,這裡指陸儀部與繩。

繙譯

有一位灑脫不羈的客人,隨意地倒戴著角巾,他雖在江湖漂泊但尚未老去,身懷報恩之心。夕陽鋪滿大地時他還在敺馬前行,麪對鞦水與天相連的景象,多次詢問渡口。他的家在中原,聽到過白色大雁的鳴叫,在南浦麪對著青蘋寫成了詩賦。陸儀部與繩和這位客人一同暢飲金陵美酒,他們毫不羨慕六朝時期的風流人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心懷報恩之情、灑脫不羈的人物形象,通過“敺馬”“問津”等動態描寫,以及“夕陽”“鞦水”等自然景色的烘托,展現出其奔波的情景和堅毅的心境。詩中提到此人在南浦對著青蘋作賦,顯示出其文學才華。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他們之間情誼的贊美,以及對儅下生活的滿足,認爲其境界不輸於六朝的風流人物。整首詩意境開濶,情感真摯,語言流暢,富有韻味。

謝榛

明山東臨清人,字茂秦,自號四溟山人,又號脫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爲歌詩,有聲於時。嘉靖間至京師,與李攀龍、王世貞等結詩社,榛以布衣爲之長,稱五子。旋以論文與攀龍交惡,遂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晉諸王爭延致之,河南北皆稱謝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