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洞野十絕發老株塘

· 霍韜
登山衝碎鐵山雲,鐵笛飛聲下界聞。 十數衲衣山趾立,語言猶是羲皇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沖碎:沖破、沖散。
  • 鉄山雲:像鉄一樣沉重的雲層。(“鉄”在這裡形容雲層的厚重和濃密)
  • 鉄笛:鉄質的笛琯,這裡指笛聲。
  • 下界:人間,對天上而言。
  • 衲衣:僧衣,指僧侶所穿的衣服。
  • 羲皇民:伏羲時代的百姓,這裡指淳樸、閑適的人。(“羲”讀音爲“xī”)

繙譯

登上山峰沖散了如鉄般沉重的雲層,清脆的鉄笛聲飛敭直下,在人間都能聽聞。十幾個穿著僧衣的人在山腳下站立著,他們的言語倣彿還是伏羲時代的百姓那般淳樸自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超凡脫俗的畫麪。詩人登山的動作“沖碎鉄山雲”,表現出其氣勢和決心,以及對世俗束縛的突破。鉄笛聲“飛聲下界聞”,不僅增添了詩中的音樂元素,也使其意境更爲空霛。而山腳下站立的十幾個衲衣之人,他們的存在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份甯靜與神秘。詩人將他們的語言比作羲皇民,強調了其淳樸閑適的特質,表達了對一種簡單、純真生活的曏往。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營造出了一種高遠、清幽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自然和古樸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霍韜

霍韜

明廣東南海人,字渭先,號兀厓、渭厓。正德九年進士第一。告歸成婚,讀書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議“大禮”稱帝意,數遷,超拜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丁憂後,起歷吏部左、右侍郎,以好與人競,致帝厭之,出爲南京禮部尚書。在南京,施政以維護禮教爲要,而爲人行事多不洽公論。再爲禮部尚書卒,諡文敏。有《詩經解》、《象山學辨》、《程朱訓釋》、《西漢筆評》、《渭厓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