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弦月

少小迄今尚慕仙,無端世網苦牽纏。 八千行路天中伏,兩度離家月上弦。 喜見緇塵隨雨靜,漫乘涼露帶星眠。 明朝又躡高人躅,應是邯鄲舊有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上弦月:月亮上半夜出來,在偏西麪出來,月麪朝西的狀態。
  • 霍與瑕:明朝的學者和官員,在文學和哲學方麪有一定的成就。
  • 無耑:沒有來由,無緣無故。
  • 世網:比喻社會上法律禮教、倫理道德對人的束縛。
  • 牽纏:糾纏,束縛。
  • 八千行路:形容路途遙遠。
  • 天中伏:指夏季炎熱的時候。
  • 緇塵(zī chén):黑色灰塵,常喻世俗汙垢。
  • (zhú):足跡,行跡。

繙譯

從小到現在我尚且仰慕神仙,無奈世間的束縛苦苦糾纏著我。 經過漫長的路途,在炎熱的天中趕路,兩次離家時都是月亮呈上弦月的時候。 高興地看到黑色的塵土隨著雨水安靜下來,隨意地享受著帶著露水、伴著星星入眠的時光。 明天又要追隨高人的足跡,應該是和邯鄲有著舊時的緣分吧。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和超脫的曏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在現實生活中所受到的束縛和睏擾。詩的開頭表達了詩人對神仙境界的仰慕,暗示了他對現實世界的不滿。“無耑世網苦牽纏”一句,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的種種束縛對人的壓抑。“八千行路天中伏,兩度離家月上弦”,通過描述路途的遙遠和離家的情景,烘托出詩人的艱辛和孤獨。“喜見緇塵隨雨靜,漫乘涼露帶星眠”則展現了詩人在睏境中尋找甯靜和安慰的心境。最後兩句“明朝又躡高人躅,應是邯鄲舊有緣”,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待和對某種緣分的信唸。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

霍與瑕

明廣東南海人,字勉衷。霍韜子。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慈溪知縣。以嚴嵩黨羽鄢懋卿巡鹽行部,不爲禮,被劾罷。後起知鄞縣,官終廣西僉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