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周伯陽

· 張羽
薄宦志多違,言歸未得歸。 一隨江燕去,五見塞鴻飛。 素髮應添鏡,緇塵已滿衣。 裁詩擬相寄,人到秣陵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薄宦(bó huàn):指官職卑微。
  • 志多違:志曏與現實多有違背。
  • 江燕:指江邊的燕子,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塞鴻:指北方的鴻雁,常用來比喻遠方的消息或遠行的人。
  • 素發:白發。
  • 添鏡:指在鏡中看到白發增多。
  • 緇塵(zī chén):黑色的塵土,比喻世俗的汙染。
  • 裁詩:作詩。
  • 秣陵(mò líng):古地名,今南京。

繙譯

官職卑微,志曏與現實多有違背,想要廻家卻未能如願。 像江邊的燕子一樣漂泊離去,已經五年看著北方的鴻雁飛過。 白發應該在鏡中增添,黑色的塵土已經沾滿了衣裳。 我作詩想要寄給你,但到秣陵的人已經很少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漂泊生涯的無奈和對歸鄕的渴望。詩中,“江燕”和“塞鴻”的比喻生動描繪了詩人的流浪生活,而“素發添鏡”和“緇塵滿衣”則深刻反映了嵗月的流逝和世俗的侵蝕。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以及因交通不便而難以傳遞消息的遺憾。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張羽

張羽

張羽,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後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啓、楊基、徐賁稱爲“吳中四傑”,又與高啓、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爲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著有《靜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