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真範氏義門

澆風久矣變淳源,範氏猶稱古義門。 四世於今千指盛,十年似爾幾家存。 棠華煜煜宜兄弟,竹筍攢攢長子孫。 故里相從何日遂,秋風江上戰塵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澆風:指浮薄的社會風氣。
  • 淳源:淳樸的本源。
  • 千指:形容人多,千人的手指數量。
  • 棠華:棠棣花,比喻兄弟情誼。
  • 煜煜:明亮的樣子。
  • 儹儹:聚集的樣子。
  • 戰塵昏:形容戰亂頻繁,塵土飛敭,天昏地暗。

繙譯

浮薄的社會風氣已經改變了淳樸的本源,但範氏家族仍然保持著古代的義門傳統。至今,這個家族已經延續了四世,人口衆多,像這樣的家族在十年間能有幾家存續呢?棠棣花明亮地開放,象征著兄弟間的和睦,竹筍聚集生長,預示著子孫的繁榮。故鄕何時才能重聚,鞦風中的江上,戰亂的塵土使得天色昏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範氏家族的描述,展現了其深厚的家族傳統和兄弟間的和睦情誼。詩中“澆風久矣變淳源”一句,既表達了對社會風氣變化的憂慮,也突出了範氏家族堅守古義的難能可貴。後文以棠棣花和竹筍爲喻,形象地描繪了家族的繁榮和子孫的昌盛。結尾的“鞦風江上戰塵昏”則透露出對戰亂時代的無奈和對故鄕重聚的深切期盼。

張以寧

元明間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學者稱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由黃岩判官進六合知縣,坐事免官,滯留江淮十年。後官至翰林侍讀學士。明師克元都,復授侍講學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於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