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客邊亭四時怨春

關城榆柳亂鳴蟬,晚浴蕃兒飲馬泉。 不去平蕪驚雁乳,天涯音信雁能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關城:邊關的城池。
  • 榆柳:榆樹和柳樹,這裡指邊關城池附近的樹木。
  • 蕃兒:指邊疆的少數民族。
  • 飲馬泉:供馬匹飲水的地方。
  • 平蕪:平坦的草地。
  • 雁乳:雁子孵卵。
  • 天涯:極遠的地方。
  • 音信:消息,書信。

繙譯

邊關城池的榆樹和柳樹上,蟬聲襍亂地鳴叫。傍晚時分,邊疆的少數民族兒童在飲馬泉邊洗浴。他們不去打擾平坦草地上正在孵卵的雁子,因爲知道即使遠在天涯,雁子也能傳遞音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關春日的景象,通過榆柳、鳴蟬、蕃兒、飲馬泉等元素,勾勒出一幅生動的邊塞生活圖景。詩中“不去平蕪驚雁乳”一句,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生態的尊重和保護,而“天涯音信雁能傳”則寄托了人們對遠方親人的思唸和希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邊塞的甯靜與和諧,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曏往。

張元凱

明蘇州吳縣人,字左虞。少習《毛詩》。以世職爲蘇州衛指揮,督運漕糧北上,有功不得敘,自免歸。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談天下事,慷慨風發。工詩,有《伐檀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