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巨浸:大水。
- 沮洳:低溼之地。
- 丘陵:小山。
- 井邑:城鎮。
- 移改:變遷。
- 耐可:寧可。
- 潰崩:崩塌。
- 淮水:指淮河。
- 九秋:指秋季的第九個月,即深秋。
- 楚人三戶:指楚地的居民。
- 無增:沒有增加。
- 艖符:古代官員出行的憑證。
- 王程:指官員的行程。
- 愁絕:極度憂愁。
- 孤舟:孤單的小船。
- 風雨凌:風雨侵襲。
翻譯
大水波濤難以依靠,每每因低溼之地而顯現出小山。 城鎮頻繁變遷,寧可見河堤善於崩塌。 淮河到了深秋水勢仍未減退,楚地的居民數量竟然沒有增加。 官員的憑證輾轉,行程急迫,極度憂愁中孤單的小船在風雨中受侵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北遊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巨浸波濤」與「沮洳丘陵」形成對比,表達了自然環境的險惡與變遷。後句通過「井邑移改」和「河堤潰崩」反映了社會的動盪和自然的破壞。詩的結尾,以「艖符輾轉」和「孤舟風雨凌」抒發了詩人旅途的艱辛與孤獨,以及對時局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