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卷代王東巖作

南城樓上月,照入東巖深。 共訂百年約,同堅一寸心。 調鶴不出戶,餐雲乃入林。 動靜法山水,遷轉隨光陰。 琴向清風鼓,酒對明月斟。 一曲成佳趣,有杯放豪吟。 物我忘形跡,乾坤無古今。 與君皆是主,坐看世浮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調鶴:馴養鶴鳥。
  • 餐雲:比喻隱居山林,與自然爲伴。
  • 遷轉:變化,流轉。
  • 物我:物與我,指外物與自我。
  • 忘形跡:忘卻形體和世俗的痕跡,達到超脫的境界。
  • 乾坤:天地,宇宙。

翻譯

南城的樓上,月亮的光輝深深照入東巖。 我們共同許下百年的誓約,一同堅定那一寸心。 馴養鶴鳥不願出門,與云爲伴才進入山林。 動靜之間效法山水,隨着光陰流轉而變化。 琴聲在清風中奏響,酒杯對着明月傾斟。 一曲奏罷,佳趣頓生,有酒杯在手,放聲豪吟。 物與我皆忘卻形跡,天地間無古今之分。 與你都是這世界的主人,坐看世間浮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超脫世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詩中,「南城樓上月,照入東巖深」以月光爲引,營造出一種幽靜深遠的意境。通過「共訂百年約,同堅一寸心」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理想的堅守。後文中的「調鶴不出戶,餐雲乃入林」等句,進一步以隱逸山林、與自然爲伴的生活方式,展現了詩人追求心靈自由、忘卻世俗紛擾的情懷。最後,「物我忘形跡,乾坤無古今」更是將這種超脫境界推向了高潮,表達了詩人對宇宙永恆、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藝術感染力。

張天賦

張天賦,字汝德,號葉岡,別號愛梅道人。興寧人。少負才名,從湛甘泉遊,聞性命之學。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貢生,爲縣令祝枝山所賞識。嘗講學於崇正書院,凡三修縣誌,並與修《廣東通志》及《武宗實錄》。由拔貢任瀏陽丞,署縣事。以病乞歸。年六十七。有《葉岡詩集》四卷。清咸豐《興寧縣誌》卷九有傳。張天賦詩,以明嘉靖刊本《葉岡詩集》爲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