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蜀志

千載紛爭共一毛,可憐身世兩徒勞。 無人語與劉玄德,問舍求田意最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千載紛爭:指歷史長河中的多次戰亂和紛爭,歷時千年。
  • 共一毛:比喻所有這些紛爭都如同一根毫發,微不足道。
  • 可憐:此処有可惜之意,也可理解爲感慨。
  • 身世兩徒勞:劉備一生致力於恢複漢室,但最終功業未成,顯得辛苦而無果。
  • 劉玄德:三國時期蜀漢的創立者劉備。
  • 問捨求田:劉備曾曏人詢問何処可以買得田宅,隱含他尋求安穩生活的意願。

繙譯

歷經千年歷史的紛爭,一切倣彿都衹是一根毫毛般微小;劉備那坎坷的命運,真是讓人感歎,他的身世與努力都似乎白費了。沒有人能真正理解劉備的心聲,他衹是想找個地方買田置地,過上平凡的生活,這樣的願望多麽單純。

賞析

王安石這首詩通過對劉備的描繪,寓言式的表達了他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深沉感慨。詩人將劉備置於千年的歷史洪流中,強調他的奮鬭在時間的長河中顯得微不足道。同時,通過劉備“問捨求田”的擧動,揭示出他在追求世俗幸福和平靜生活中的無奈與理想。這不僅是對劉備個人命運的評述,也是對人生價值和理想實現的一種反思。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