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屏歌謝遁澤
所属合集
註釋
- 揆(kuí):揣測。
- 磊落:形容胸懷坦蕩。
- 紫陽:指朱熹,朱熹別稱紫陽先生。
- 緣督:指遵循中道。
- 瘖(yīn):同「喑」,啞。
翻譯
喜好古物博雅的遁澤,往年曾贈我墨畫柏樹。今年揣測到我初次面臨的年齡,又再次持贈給我竹石屏風。柏樹用來祝我長壽,竹子用來使我內心堅定。長歌短歌先後發出,書房每晚都生出光亮。你的才華本來就坦蕩,爲何對我這般喜愛獨特又深厚。這石頭不知出自何地,來自紫陽夫子的門庭。紫陽依照中道兩次傳授,說是應當永遠當作傳家珍寶。所珍視的又有比這更大的,餘下的光輝託付映照卻不是那個人。按照我所希望的紫陽學說,讓我生來就作石筍的子孫。石筍本來就應該有石竹,筍和竹是在同一根上生成。當時竹子上有歲寒的詩句,先輩們難以欣賞卻流傳到如今。去年忽然得到紫陽的歲寒字樣,如同約定一樣和屏風石頭來結盟。早晚收身面對這兩種奇妙,彷彿恭敬侍奉在滄州的竹林,寄託事物敬慕遵守道義保全幽深堅貞。如果沒有可敬畏的朋友相互勉勵,怎能有準則來打磨琢磨規誡。詩句中的高雅意趣已令人佩服,石中長有竹子誰又能評判。歐陽修、梅堯臣、蘇軾、范仲淹等六位君子,卓越的見識雄辯之才萬人稱讚。珠玉、犀角、硃砂、美玉也相似,但彷彿沒有得到這道理的真諦。只怪我生來已晚,想要說話口已啞。大自然的創造發育固然難以猜測,曾聽說古代有剛柔的分別。柔軟的土地既然能生髮萬物的生氣,剛硬的土地所以蘊含萬物的陰精。人們所看見的自然有限,熟悉認識萬物都美妙凝聚。這不是物體的影子,真是竹子的形狀。遺留的梢頭和墜落的葉子堆積在土地上,土地變成石頭竹子自然留存。生物不隨着凝結變化,請看琥珀和水晶。我懷疑這石頭生成在渭水之濱,土石變化每年一層。每年每層都應呈現萬種形狀,簡直想要完全打磨翠碧的石壁鋪開當作千畝大帳。
賞析
這首詩圍繞遁澤贈給作者的竹石屏展開,既表達了對遁澤情誼的珍視以及對其才華的讚賞,又體現了作者對竹石所蘊含的品質和寓意的感悟。詩中提到了許多文化名人,強調了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同時,對石頭的來歷、變化以及所象徵的意義進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描繪和探討,展現出作者對自然、文化、哲理等多方面的思考。整首詩語言豐富,意象衆多,頗有韻味和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