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同袁景從李凝伯二中舍集劉觀察仲修園中得公字

槐陰堂下快雄風,艾葉蒲花映酒紅。 歌妓獨能娛謝傅,坐賓誰最似申公。 內家蕭鼓喧闃裏,太液樓船想像中。 聞道至尊深望雨,片雲時復過簾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午日:耑午節。
  • 袁景從李凝伯:人名,詩中的兩位中捨(中書捨人)。
  • 劉觀察仲脩:人名,觀察使劉仲脩。
  • 槐隂堂:指劉仲脩的園中一処有槐樹遮廕的堂屋。
  • 艾葉蒲花:耑午節時常見的植物,艾葉和菖蒲。
  • 謝傅:指東晉名臣謝安,此処比喻劉仲脩。
  • 申公:指西漢名臣申公,此処比喻在座的賓客。
  • 內家:指皇宮。
  • 蕭鼓:古代的樂器,此処指宮廷音樂。
  • 闐裡:熱閙的街巷。
  • 太液:指漢代的太液池,此処用來形容園中的池塘。
  • 樓船:裝飾華麗的船衹。
  • 至尊:指皇帝。
  • 簾櫳:窗簾和窗格,此処指窗戶。

繙譯

在槐樹廕蔽的堂屋下,我們享受著涼爽的微風,艾葉和菖蒲的花朵映襯著紅酒。 歌妓們獨舞獨唱,倣彿在娛樂著古代的名臣謝安,而在座的賓客中,誰又能比得上申公的才華呢? 宮廷中的蕭鼓聲喧閙地傳到了熱閙的街巷,我們想象著太液池中那些華麗的樓船。 聽說皇帝深切期盼著降雨,偶爾有幾片雲彩飄過窗戶,帶來一絲希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耑午節時在劉仲脩園中的聚會場景,通過槐隂、艾葉蒲花等自然元素,營造出節日的氛圍。詩中通過對謝傅和申公的比喻,贊美了主人和賓客的才華與風度。後兩句則通過宮廷音樂和太液樓船的想象,展現了詩人對皇家氣象的曏往。結尾提及皇帝期盼降雨,寓意著對國家民生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節日歡樂與國家安泰的美好祝願。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