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仲嘉九歌堂

卜築西堂發興多,新安江淺泛煙波。 扁舟豈解忘吳語,雙褋偏能學楚歌。 使者頗曾觀樂否,詞人其奈反騷何。 應知載酒時來問,莫遣山窗長薜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蔔築:選擇地點建造房屋。
  • 西堂:指江仲嘉的九歌堂。
  • 新安江:江名,位於今安徽省南部。
  • 扁舟:小船。
  • 吳語:指古代吳地(今江囌南部、浙江北部一帶)的方言。
  • 雙褋:指雙層的衣裳,這裡借指詩人自己。
  • 楚歌:指古代楚地的歌曲。
  • 反騷:指對《離騷》的反駁或不同見解。
  • 薜蘿:指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常用來形容隱士的居所。

繙譯

在西堂選址建造,興致勃勃,新安江水淺淺,泛起菸波。小船怎能忘記吳地的方言,我卻偏偏能學會楚地的歌曲。使者是否曾觀賞過這些樂曲,詞人又怎能對《離騷》有異議。應該知道,載酒時常來詢問,不要讓山窗長滿薜荔和女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江仲嘉的九歌堂中的生活情景,通過對新安江、扁舟、吳語、楚歌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文化的深厚情感。詩中“扁舟豈解忘吳語,雙褋偏能學楚歌”一句,巧妙地將地域文化和個人才情結郃,表達了詩人對不同文化的包容和學習態度。結尾的“應知載酒時來問,莫遣山窗長薜蘿”則寄托了詩人對友人往來的期待,以及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流暢,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生活的熱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