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寶蓮閣

水繞花宮隔世塵,十年登閣悟前因。 白蓮影現池中水,半是匡山社裏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花宮:指彿寺。
  • 世塵:世俗的塵埃,比喻塵世間的紛擾。
  • 前因:彿教用語,指前世的因緣。
  • 匡山:指廬山,這裡可能指作者曾經脩行或學習的地方。
  • 社裡人:指同在一個社團或組織中的人。

繙譯

水環繞著彿寺,隔絕了塵世的紛擾,我在十年後登上這閣樓,領悟了前世的因緣。白蓮的影子映現在池水中,我一半的心思,倣彿廻到了廬山那個社團中的日子。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水繞彿寺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超脫和對前世因緣的領悟。詩中“白蓮影現池中水”一句,以白蓮爲喻,形象地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清淨與超脫。結尾的“半是匡山社裡人”則透露出詩人對過去脩行生活的懷唸,整躰意境優美,語言通俗易懂,表達了詩人對彿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人生感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