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黃陵廟二首

· 蘇葵
擘破青山白練飛,地平何獨禹胼胝。 靈通信是今猶在,名姓原來古未知。 拳石盡能生惡浪,瓣香誰不叩行祠。 遠人慾究當時事,踏遍苔階看斷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bò):劈開。
  • 胼胝(pián zhī):手掌、腳底因長期勞動摩擦而生的厚繭,形容辛勤勞苦。
  • 通信:此處指神靈的護佑。

翻譯

青山被劈開,白色的水流如練般飛瀉而下,大地如此平坦,爲何只有大禹辛苦勞作留下厚繭(的手腳)?神靈的護佑如今似乎依然存在,黃陵廟中神靈的名姓從古至今原本就不爲人知。小小的石頭都能掀起險惡的波浪,哪個人不會恭敬地叩拜這座行祠呢?遠方的人想要探究當時的事情,便踏遍佈滿青苔的臺階,查看那斷裂的石碑。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黃陵廟展開,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對神靈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神祕力量的探索。詩的首聯以「擘破青山白練飛」的壯觀景象開篇,隨後提到大地的平坦與大禹的辛勞形成對比。頷聯則探討了神靈的存在以及其名姓的未知,增添了一種神祕的氛圍。頸聯中「拳石盡能生惡浪」形象地表現了自然力量的強大,而人們對行祠的叩拜則顯示出對神靈的敬畏。尾聯中詩人想要通過查看斷碑來探究當時的事情,體現了對歷史的追尋。整首詩意境宏大,富有想象力,將自然景觀、歷史傳說與詩人的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