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同幾兒守歲

苦歷三冬盡,更殘欲報春。 頒正無舊曆,守歲有孤臣。 爐續餘香火,燈留半壁人。 呼兒還問禮,流淚謝君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苦歷:艱難地經歷。 三冬:冬季三個月,即孟冬(農曆十月)、仲冬(農曆十一月)、季冬(農曆十二月)。 更殘:指夜晚將盡。 頒正:頒佈新的歷法。這裏指明朝滅亡後,清朝頒佈的新曆法。 舊曆:明朝使用的歷法。 孤臣:孤立無助或不受重用的遠臣。這裏指作者自己,表明他對明朝的忠誠和堅守。

翻譯

艱難地度過了三個冬天,到了歲末,夜晚即將結束,春天將要到來。 清朝頒佈了新的歷法,而我這個堅守明朝的臣子卻不用,我在這裏守歲。 爐火中延續着剩餘的香火,燈光照亮了這半間屋子和我這個人。 我呼喚着兒子,和他一起探討禮儀,不禁流下眼淚,感恩和愧對君主與親人。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獄中與兒子一起守歲時所作,表達了他對明朝的忠誠和對身世的感慨。詩的前兩句通過「苦歷三冬盡」和「更殘欲報春」,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更替,同時也暗示了作者處境的艱難和對未來的期望。「頒正無舊曆,守歲有孤臣」則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對清朝新曆法的拒絕和對明朝的堅守,體現了他的忠貞氣節。「爐續餘香火,燈留半壁人」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獄中清冷的環境,以及作者孤獨的身影。最後兩句「呼兒還問禮,流淚謝君親」,表現了作者在困境中對禮儀道德的重視,以及對君主和親人的複雜情感,既有感恩之情,又有愧疚之意。整首詩意境悲涼,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作者的堅貞不屈和內心的痛苦掙扎。

羅賓王

羅賓王,字季作。番禺人。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舉人,官南昌同知,告休歸。明亡,清兵入廣州,系置於獄,尋釋之。有《散木堂集》、《獄中草》。清同治《番禺縣誌》卷四二有傳。 ► 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