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代徐都閫作

· 蘇葵
氣奪天機不等閒,西郵公在重如山。 楝花有信應無恙,驄馬何爲急欲還。 五柳先生蓮社約,四明狂客鑑湖寬。 轅門徙倚偏惆悵,真爲天家借範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kǔn):指統兵在外的將帥。
  • 等閒:平常、輕易。「閒」同「閒」。
  • 西郵:西邊的驛站,這裏借指邊地。
  • (liàn)花:苦楝花,一種植物,開花時往往是春末夏初。
  • (cōng)馬:青白色的馬,這裏指騎着驄馬的人。
  • 蓮社:佛教淨土宗最初的結社,這裏指的是文人雅士的聚會。
  • 四明狂客:指唐代詩人賀知章,因其是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而越州古代屬四明,故而得名。
  • 轅門:古時軍營的門或官署的外門。

翻譯

此人的氣勢壓倒天機,絕非尋常,西邊驛站的這位徐都閫公,責任重大如高山。苦楝花傳來的消息表明應無大礙,那騎着青白色駿馬的人爲何急着要回呢?五柳先生與友人有蓮社的約定,四明狂客在寬闊的鑑湖之畔。我在轅門徘徊,心中滿是惆悵,實在是爲了國家希望能借得范仲淹和韓琦這樣的人才,而徐都閫公就是這樣的人才啊。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徐都閫的描寫,展現了他的重要地位和非凡氣勢。詩中用「氣奪天機不等閒」形容徐都閫的氣勢非凡,「西郵公在重如山」強調了他在邊地的重要責任。「楝花有信應無恙,驄馬何爲急欲還」這句通過對楝花和驄馬的描寫,引發對徐都閫行動的疑問,增添了一種懸念。「五柳先生蓮社約,四明狂客鑑湖寬」則以古代文人雅士的典故,暗示徐都閫的高雅品性和廣闊胸懷。最後「轅門徙倚偏惆悵,真爲天家借範韓」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能有徐都閫這樣的人才的期望和欣慰,同時也透露出一絲對國家命運的擔憂。整首詩意境深沉,語言優美,用典恰當,充分表達了詩人對徐都閫的讚美和對國家的關懷。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