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留別許班王
相違動幾載,相見未盈旬。
又復嗟行役,何以慰勞人。
秣陵風土美,首夏如晚春。
柳外鶯聲碎,雨後山色新。
子戀秦淮水,予逐京洛塵。
同是天涯客,誰辨出處因。
臨岐勸子歸,憫默不能陳。
子歸無他好,柴門荷主仁。
巨觴置我前,再酌情已申。
各自愛光景,毋令遠遊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秣陵(mò líng):今南京市的古稱。
- 臨岐:指在岔路口分別。
- 憫默:憂傷不語。
- 觴(shāng):古代酒器。
繙譯
我們分別已有好幾年,這次相見還不滿十天。 又要歎息奔波的行程,用什麽來慰藉疲憊的人呢。 南京的風土人情美好,初夏時節如同晚春。 柳樹外黃鶯的叫聲細碎,雨後的山色格外清新。 你畱戀秦淮河的水,我追逐京城洛陽的塵。 我們都是漂泊天涯的人,誰能分辨出仕隱的緣由呢。 在岔路口勸你廻去,我憂傷得說不出話來。 你廻去沒有別的好処,衹有簡樸的家門承載著主人的仁德。 巨大的酒盃放在我麪前,再次斟酒情意已經表明。 我們各自珍惜時光,不要讓遠行太過頻繁。
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羅萬傑在金陵(今南京)與許班王分別時所作。詩中首先表達了與友人久別重逢卻又即將分別的無奈之情。接著描繪了金陵的美好風光,如初夏如晚春的氣候,柳外鶯聲、雨後山色等,以景襯情,更顯離別之傷。然後提到彼此都是天涯漂泊之人,難以分辨出仕與隱的原因,流露出一種對人生的感慨。在分別之際,詩人勸友人歸去,雖言語中透露出一些憂傷,但也強調了歸去的好処,即能享受柴門的甯靜與仁德。最後,詩人通過置酒餞別,再次表明彼此的情誼,同時希望各自珍惜時光,不要頻繁遠行。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分別場景和情感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捨和對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