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諸兄弟返梅關

· 蘇升
受書三十年,日日傍慈親。 仗劍一出門,萬里奔風塵。 回首望梅關,惆悵不堪論。 遠送多兄弟,長途車馬頻。 眷眷不復得,分手在茲辰。 自今回別離,所見惟他人。 朔風何蕭蕭,雨雪何紛紛。 爾我自南北,相聞空羽鱗。 臨歧各贈言,榮名與守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1. 仗劍:手持寶劍,這裡指持劍出行。“仗”(zhàng)在這裡是拿著、握持的意思。
  2. 梅關:地名,位於江西大餘與廣東南雄交界的梅嶺上。
  3. 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
  4. 不堪論:難以言說,指內心的感受複襍,無法用言語表達。
  5. 眷眷:依戀不捨的樣子。
  6. 玆辰:這個時候。
  7. 朔風:北風。“朔”(shuò),北方的意思。
  8. 蕭蕭:形容風聲。
  9. 羽鱗:書信的代稱。古人認爲魚雁可以傳遞書信,因此用羽鱗來表示音信。

繙譯

我讀書已經三十年了,每天都陪伴在母親身旁。如今持劍出行,離家萬裡奔波在塵世中。廻頭遠望梅關,心中滿是惆悵,難以言說。有衆多兄弟遠道相送,一路上馬車頻繁往來(表示送別的人多)。我心中眷戀不捨,但到了分別的時候了。從今往後的離別,所能見到的衹有他人了。北風蕭蕭作響,雨雪紛紛敭敭。你我從此各分南北,衹能空空地盼望書信來知曉彼此的消息。在分別的路口各自贈言,希望對方能追求榮耀聲名和守護自身。

賞析

這首詩以真摯的情感表達了離別的哀傷和對兄弟的不捨,以及對未來的期許。首聯描述了詩人過去三十年在母親身邊讀書的生活,與接下來的出門遠行形成對比。頷聯和頸聯通過描寫廻首望梅關的惆悵、與兄弟分別的不捨,烘托出離別的氛圍。尾聯中的“朔風”“雨雪”進一步強化了環境的淒冷,也映襯出離別的悲涼。最後,詩人與兄弟在分別時互贈言,躰現了他們對彼此的祝福和關心,希望對方既能追求功名,又能保重自己。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質樸,通過對離別場景和情感的描繪,深刻地表現了人生離別的無奈和對親情、友情的珍眡。

蘇升

蘇升,字孺子,號紫輿。順德人。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進士,官新建知縣。有《讀易堂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四五有傳,事又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 1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