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磐湖和尚遊赤水巖

攜筇選勝到嶔岑,幾片雲封苔徑深。 花發寒巖飄異馥,鳥啼空谷逗清音。 忘機自愛青峯遠,息影偏宜碧樹森。 赤水玄珠誰拾得,卻教象罔細追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xié):一同,一起。
  • (qióng):古書上說的一種竹子,可以做手杖。
  • :優美的(景物、境界等)。
  • 嶔岑(qīn cén):山勢高險的樣子。
  • (fù):香氣。
  • 忘機:消除機巧之心,指甘於淡泊,與世無爭。
  • 息影:退隱閑居。
  • 赤水:這裡指赤水巖,可能也暗指傳說中出産玄珠的赤水。
  • 玄珠:黑色的明珠,傳說中黃帝在赤水之北遺失玄珠,派“知”去尋找沒有找到,派“離硃”去找也沒找到,派“喫詬”去找仍未找到,最後派“象罔”找到了。這個故事寓意著衹有無心、無爲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或寶物。
  • 象罔:寓意無心、無求的狀態。

繙譯

與磐湖和尚一同手持竹杖去探尋景色優美的高險山峰,幾片雲彩遮住了佈滿青苔的小路,使小路顯得幽深。寒巖上的花兒綻放,飄散著奇異的香氣,空穀中的鳥兒啼叫,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我忘卻世俗的機巧之心,喜愛那遠処的青翠山峰,退隱之心油然而生,覺得這茂密的綠樹正適郃自己棲息。那赤水的玄珠究竟誰能拾得呢?卻要讓那無心無求的象罔去仔細追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磐湖和尚一同遊覽赤水巖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淡泊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雲封苔逕深”“花發寒巖飄異馥”“鳥啼空穀逗清音”等句,生動地描繪了赤水巖的幽靜和美麗,讓讀者倣彿身臨其境。“忘機自愛青峰遠,息影偏宜碧樹森”則表達了詩人渴望擺脫世俗的紛擾,追求內心甯靜的情感。最後兩句用“赤水玄珠”的典故,引發讀者對人生真諦的思考,增添了詩歌的意蘊。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清新,是一首富有禪意的佳作。

羅萬傑

羅萬傑,字貞卿,號庸庵。揭陽人。明思宗崇禎七年(一六三四)進士。初官行人,兩奉使冊封吉、荊二藩。十三年,召對,給筆札,問修練儲備四事,侃侃陳利弊,切中時艱,擢吏部主事,轉驗封員外郎。冢宰鄭三俊澄清吏政,力薦其誠實不阿,破格畀以選事,在職一年,丁內艱歸。值歲祲,倡富戶出谷平糶,全活甚衆。甲申之變,會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聞馬士英、阮大鋮用權,辭不出,矢志巖壑,結廬於埔陽之雙髻峯,草衣蔬食,與樵牧高僧爲侶。林居三十年,足跡不入城市。晚號樵子,鄉人私諡曰文節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傳。 ► 2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