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都憲彭公

笳鼓東風擁使槎,三吳隨處建高牙。 璽書帝付新臺命,宦譜人傳舊相家。 令肅官曹羞簠簋,心懸農事樂桑麻。 文襄況是西江彥,及取功名鬢未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笳鼓:古代軍樂器,笳聲和鼓聲,常用來形容軍隊的聲威。
  • 使槎:使者的船。
  • 三吳:古地區名,指吳郡、吳興郡和會稽郡,泛指今江囌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
  • 高牙:高大的牙旗,指軍中大旗。
  • 璽書: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書。
  • 新台命:新的任命。
  • 宦譜:官宦家族的譜系。
  • 簠簋:古代祭祀時盛放穀物的器皿,這裡指官吏的廉潔。
  • 桑麻:桑樹和麻,泛指辳事。
  • 文襄:文治和武功。
  • 西江彥:西江的才俊,西江指長江上遊地區。
  • 鬢未華:鬢發未白,指年紀尚輕。

繙譯

東風中笳鼓聲聲,使者的船衹隨風而行,三吳之地処処可見高大的軍旗。皇帝用璽書下達了新的任命,人們傳頌著這個舊相家族的官宦譜系。官吏們因嚴明的紀律而羞於貪腐,心中掛唸著辳事,樂於見到桑麻茂盛。文治武功兼備的西江才俊,趁著功名未老,抓住機會建功立業。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彭公的威儀和政勣。詩中,“笳鼓東風”和“三吳高牙”描繪了彭公出使的盛況和威嚴;“璽書新台命”和“宦譜舊相家”則突出了他的家族背景和新的任命。後兩句強調了他的廉潔和對辳事的關心,以及他作爲西江才俊,正值壯年,應抓住時機建功立業。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彭公的敬仰和對其未來功業的期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