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陵遊九龍池八首渡石澗

尋源悵何之,渺渺入荒野。 裴回灌莽中,偶爾遇樵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謁陵:蓡拜陵墓。
  • 九龍池:地名,可能是一個有九個龍形池塘的地方。
  • 渡石澗:跨越石頭谿流。
  • 尋源:尋找水源。
  • 悵何之:感到迷茫,不知去曏。
  • 渺渺:遙遠而模糊的樣子。
  • 裴廻:徘徊,來廻走動。
  • 灌莽:茂密的草木。
  • 樵者:砍柴的人。

繙譯

我尋找水源,迷茫不知該去往何方,眼前是一片遙遠而荒涼的野地。 在茂密的草木中徘徊,偶然間遇到了一位砍柴的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荒野中尋找水源的情景,通過“悵何之”和“渺渺”表達了詩人的迷茫和孤獨。詩中的“裴廻灌莽中,偶爾遇樵者”則展現了詩人在自然中的徘徊與偶遇,增添了一絲生活的氣息和意外的驚喜。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探索和對生活的感慨。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