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西望寄王子聲
白露滴江城,江聲繞秋至。
心賞不在茲,幽芳渺難寄。
木葉號蟬悲,水荇潛鱗戲。
日氣淡芙蓉,雲陰生薜荔。
棲棲王子情,默默楚人思。
未及湘累醒,且共蓬池醉。
遙鬆起暝色,虛竹驚寒吹。
物往年序遷,情存風景異。
樵歌歸影遲,新月忽在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心賞:內心的欣賞。
- 幽芳:隱約的香氣,這裏比喻深遠的思念或情感。
- 渺難寄:難以傳達。
- 木葉:樹葉。
- 號蟬:鳴叫的蟬。
- 水荇:一種水生植物。
- 潛鱗:水中的魚。
- 日氣:陽光的氣息。
- 芙蓉:荷花。
- 雲陰:雲的陰影。
- 薜荔(bì lì):一種植物,常綠藤本。
- 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
- 湘累:指屈原,因其投湘江而死,故稱。
- 蓬池:地名,在今河南省開封市。
- 暝色(míng sè):暮色。
- 年序:年歲。
- 樵歌:樵夫的歌聲。
翻譯
秋天的露水滴落在江城之上,江水的聲音隨着秋意漸濃而到來。 內心的欣賞並不在此處,深遠的思念難以傳達。 樹葉在風中呼嘯,蟬鳴聲中帶着悲涼,水中的荇草下,魚兒在嬉戲。 陽光漸漸淡去,荷花顯得柔和,雲的陰影在薜荔間生出。 忙碌不安的王子,心中充滿了情感,默默的楚人,思緒萬千。 還未及屈原那般清醒,暫且共同在蓬池邊醉去。 遙遠的松樹在暮色中顯得更加深沉,虛竹間突然傳來寒風。 萬物隨着年歲的變遷而改變,情感依舊,但風景已異。 樵夫的歌聲在歸途中漸漸遠去,新月忽然出現在地平線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江城的景色,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白露滴江城,江聲繞秋至」以秋露和江聲開篇,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寧靜的秋日氛圍。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木葉號蟬悲,水荇潛鱗戲」等,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秋日的哀愁和對遠方友人的思念。詩的結尾「樵歌歸影遲,新月忽在地」則以新月的出現,象徵着希望和新的開始,同時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變遷。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湯顯祖對自然和情感的細膩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