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賜百官午門涼榚宴恭紀

降霜應省百工勞,廣陛長筵許共叨。 天樂九成重用九,神霄高處即登高。 但將觀朵酬青女,底事歸遺涴錦袍。 等是授衣開令節,恰逢仙掌飫恩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敕賜:皇帝賜予。
  • 涼榚:一種涼食,可能是指涼糕。
  • 廣陛:寬闊的臺階,指宮殿的臺階。
  • 天樂:天上的音樂,這裏指宮廷音樂。
  • 九成:九層,九重,表示極高。
  • 神霄:指天空,天界。
  • 觀朵:觀賞花朵。
  • 青女:傳說中的霜神。
  • 底事:何事,什麼事。
  • 歸遺:歸還,留下。
  • :弄髒。
  • 錦袍:華美的衣服。
  • 授衣:賜予衣服,這裏指賜予官服。
  • 令節:佳節,重要的節日。
  • 仙掌:仙人的手掌,這裏可能指皇帝的手。
  • 飫恩膏:飽受恩澤。

翻譯

皇帝賜予百官涼糕宴,以慰勞他們的辛勞,寬闊的宮殿臺階上擺滿了長長的宴席,大家都能共享。宮廷音樂九重天般高遠,彷彿站在天界的高處。我們觀賞着花朵,以此來感謝霜神,不知爲何要留下污漬在華美的官服上。這同樣是在賜予官服的佳節,恰好又得到了皇帝的深厚恩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皇帝在霜降時節賜宴百官的盛況,通過「天樂九成」和「神霄高處」等詞句,展現了宴會的隆重和宮廷的莊嚴。詩中「觀朵酬青女」一句,巧妙地將觀賞花朵與感謝霜神聯繫起來,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恩賜的感激。結尾的「仙掌飫恩膏」則深刻體現了皇帝的恩澤如仙人手掌般溫暖而豐厚,使百官深感榮幸和感激。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詩人對皇帝恩典的讚美。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