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亭亭:挺拔直立的樣子。
- 玉嶙峋:形容山石或建築物峻峭、高聳。
- 層樓:多層的樓閣。
- 廻出塵:超脫塵世。
- 四壁:四周的牆壁。
- 蕓香:一種香草,這裡指書籍的香氣。
- 汗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這裡指書籍。
- 藜焰:指燈火。
- 穹旻:天空。
- 元方:陳文珍的字。
- 別駕:古代官名,這裡指陳文珍的官職。
- 聲華:聲譽和才華。
- 小阮:指阮籍,這裡比喻陳文珍的才華。
- 黌宮:學校。
- 教澤:教育的影響。
- 雲仍:後代子孫。
- 家學:家族中傳承的學問。
繙譯
挺拔如玉的文筆山,山下有一座層曡的樓閣,超脫塵世。四周牆壁上書籍香氣四溢,三更時分,燈火照亮了天空。陳文珍作爲別駕,聲譽和才華早已聞名,他的教誨如阮籍般新穎。寄語他的後代子孫,應該努力學習,不要辜負了家族傳承的學問。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陳文珍的學識和教育成就,通過描繪文筆山的峻峭和樓閣的超凡脫俗,象征了陳文珍的高潔品格和卓越才華。詩中提到的“四壁蕓香”和“三更藜焰”,形象地展現了陳文珍的學識淵博和勤奮學習的精神。結尾処寄語後代,強調了家學傳承的重要性,表達了對陳文珍家族學問傳承的期望和祝願。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同昭武劉太守高揮使諸公遊萬峯庵 》 —— [ 明 ] 黃仲昭
- 《 夀姊夫林君并姊氏七十 其二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坦齋所作小畫次周翠渠韻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俱樂亭扁 》 —— [ 明 ] 黃仲昭
- 《 春風歸省送同年劉述憲 》 —— [ 明 ] 黃仲昭
- 《 夀姚松雲翁七十次林見素韻二首 其二 》 —— [ 明 ] 黃仲昭
- 《 感事偶書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雜詠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