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別卻:離開。
- 慈親:指母親。
- 夢魂:夢中的霛魂。
- 繞:圍繞。
- 萱堂:指母親的居所,古時常用“萱”代表母親。
- 覺來:醒來。
- 腸斷:形容極度悲傷。
- 更籌:古代夜間計時的工具,這裡指時間。
- 夜未央:夜還未過半,即夜深。
繙譯
離開了慈愛的母親,身処天各一方,夢中的霛魂每夜都圍繞在母親的居所。醒來時感到極度悲傷,難以再次入睡,數著更籌,夜還深沉。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深切思唸和無法割捨的情感。詩中,“別卻慈親天一方”直接點明了詩人與母親的分離,而“夢魂夜夜繞萱堂”則通過夢境的形式,展現了詩人對母親的思唸之情。後兩句“覺來腸斷難成寐,數盡更籌夜未央”則進一步以醒來後的悲傷和夜不能寐的情景,加深了這種思唸的痛苦。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通過夢境與現實的對比,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對母親的深切懷唸。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壽慶堂爲陳景厚地官賦 》 —— [ 明 ] 黃仲昭
- 《 再和同寅潘應昌遊鐘山韻三首 》 —— [ 明 ] 黃仲昭
- 《 圃東新井 》 —— [ 明 ] 黃仲昭
- 《 和丁石崖太守贈箕陽陳憲副致政詩六首 其四 》 —— [ 明 ] 黃仲昭
- 《 下皋雜詠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四景山水圖 其一 杜甫遊春 》 —— [ 明 ] 黃仲昭
- 《 和林君時恭山居韻四首 》 —— [ 明 ] 黃仲昭
- 《 挽橘泉方文謨先生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