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同寅潘應昌遊鐘山韻三首

帝業天開形勢壯,望中濯濯着威靈。 山連吳楚周遭繞,江發岷峨迤邐經。 夷夏有歸供職貢,犬羊無地肆羶腥。 千年王氣今全盛,累洽重熙奠八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濯濯:(zhuó zhuó) 形容山色明淨、光亮。
  • 周遭:周圍。
  • 岷峨:指岷山和峨眉山,均位於四川。
  • 迤邐:(yǐ lǐ) 曲折連緜的樣子。
  • 夷夏:指邊疆和中原地區。
  • 膻腥:(shān xīng) 指不潔之物,這裡比喻外族的侵略。
  • 累洽:連續和諧。
  • 重熙:重曡的繁榮。
  • 八溟:指八方之海,比喻國家的邊疆。

繙譯

帝王的功業如同天造地設,山勢雄偉,望去明淨而充滿威嚴。山脈連緜,環繞著吳楚之地,江水源自岷山和峨眉山,曲折流經。邊疆和中原都有歸附,供奉著貢品,而外族無法在此肆虐。千年的王氣如今依然強盛,連續的和諧與繁榮穩固了國家的八方邊疆。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明朝的強盛和繁榮。詩中,“帝業天開形勢壯”一句,既描繪了山川的壯麗,也隱喻了國家的強盛。通過“山連吳楚”、“江發岷峨”等地理描寫,詩人展現了國家的遼濶和自然景觀的壯美。後兩句“夷夏有歸供職貢,犬羊無地肆膻腥”則表達了邊疆安定,外族無法侵犯的自豪感。最後,“千年王氣今全盛,累洽重熙奠八溟”強調了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繁榮,展現了詩人對國家未來的美好願景。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