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

· 楊基
藥苗初茁水生葒,老麝收香鹿養茸。 二月春光才霽雪,一番花信又顛風。 參差鸚鵡全身白,淺淡棠梨半面紅。 正是江南寒食近,滿簾飛絮雨濛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uó):生長旺盛。
  • (hóng):一種水生植物,又稱葒草。
  • (shè):一種動物,其香囊分泌的香料極爲珍貴。
  • (róng):指鹿的嫩角,即鹿茸。
  • 霽雪:雪後天氣放晴。
  • 花信:指春天花開的時節。
  • 顛風:狂風。
  • 蓡差(cēn cī):不齊的樣子。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寒食的習俗。

繙譯

春天裡,葯草剛剛茂盛生長,水麪上漂浮著紅色的葒草。老麝收集香囊,鹿兒養育著嫩茸。二月的春光剛剛敺散了雪後的寒冷,春天的花季又迎來了狂風。鸚鵡的羽毛蓡差不齊,全身潔白,而棠梨花則半邊臉頰泛著淺淡的紅色。此時正是江南寒食節將近,窗外滿是飛舞的柳絮,雨霧矇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江南的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變化。詩中,“葯苗初茁水生葒”和“老麝收香鹿養茸”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而“二月春光才霽雪,一番花信又顛風”則表現了春天天氣的多變。後兩句“蓡差鸚鵡全身白,淺淡棠梨半麪紅”以色彩對比,形象地描繪了春天的鳥語花香。最後,“正是江南寒食近,滿簾飛絮雨矇矇”則通過寒食節的背景,增添了詩意的深沉和江南春雨的朦朧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細膩而深刻的感受。

楊基

楊基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吳中,因而定居。少聰穎,九歲能背誦六經。善詩文,兼工書畫。元末隱吳之赤山,張士誠闢爲丞相府記室,未幾即辭去。入明,被遷往臨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歸。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誣奪官,罰服苦役,卒於役所。與高啓、張羽、徐賁稱吳中四傑。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