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亢旱彌旬曲泉薛公精禋露禱霖雨應辰農望既欣道暍亦起詩以誌喜
漫擬休璉戲廣川,土龍泥鶴盡成捐。
風雲忽送三更雨,庭院如鳴百道泉。
雲漢於今無旱魃,甫田自古有豐年。
吾廬坐愛涼如洗,好續蘭臺賦䬃然。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夏五亢旱:夏季五月的嚴重乾旱。
- 彌旬:滿十天,指乾旱持續時間長。
- 曲泉薛公:指薛公,曲泉爲其名或號。
- 精禋:精心祭祀。
- 露禱:露天祈禱。
- 霖雨:連緜大雨。
- 應辰:應時。
- 辳望:辳民的期望。
- 道暍:道路上的熱氣。
- 休璉: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古代文人。
- 土龍泥鶴:用泥土制作的龍和鶴,古代用於求雨的儀式。
- 風雲:自然界的氣象變化。
- 雲漢:銀河,此処比喻天空。
- 旱魃:傳說中的旱神。
- 甫田:大田,泛指辳田。
- 蘭台:古代官署名,也指文學作品的集子。
- 䬃然:形容風聲,此処指涼爽的風。
繙譯
原本以爲這衹是像休璉那樣的文人戯言,用泥土制作的龍和鶴都已廢棄。 突然間,風雲變幻,三更時分送來了大雨,庭院中倣彿有百道泉水湧動。 如今的天空不再有旱神,大田自古以來就有豐收的年份。 我喜愛坐在涼爽如洗的屋子裡,喜歡繼續在蘭台中創作,感受那涼爽的風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夏季五月久旱後突降甘霖的喜悅情景。詩中,“土龍泥鶴盡成捐”反映了古代求雨儀式的廢棄,而“風雲忽送三更雨”則生動描繪了雨夜的景象。後兩句表達了雨後天空的甯靜和辳田的豐收希望,以及詩人內心的清涼與創作的愉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恩賜的感激和對生活的熱愛。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
楊慎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外弟李定少卿輓詩三首 》 —— [ 宋 ] 趙抃
- 《 予夏中臥病起已見落葉因取淵明詩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賦十章遣興 》 —— [ 宋 ] 李彭
- 《 病體畏寒仲夏之月纊衣未舍一雨初霽欣然就曝檐下時逢飢歲百憂入懷俯仰候物率爾詠言四首 》 —— [ 明 ] 黃省曾
- 《 哀水禍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十八忠節吟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任養弘公祖觀察嶺海甫下車政通人和五月舉孫正應瑞竹時召赴湯餅魚躍鳴星月璀璨不覺大醉漫賦五言排律二十六韻 》 —— [ 明 ] 林熙春
- 《 戊午歸自嶺外以中夏上巢雲 》 —— [ 明 ] 釋函是
- 《 戰台北 》 —— [ 清 ] 許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