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唐龍江學憲

· 黃衷
孺子湖邊把酒卮,悠悠塵路共懷離。 千年綠野知何在,一曲黃灣稍自私。 月到恰同聞雁候,人行剛過折梅時。 白頭世味惟孤枕,祇爲雲間有所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孺子湖:位於今江西省南昌市,因東漢名士徐孺子而得名。
  • (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 悠悠:形容時間長,空間遠。
  • 塵路:塵世間的道路,比喻人生的旅途。
  • 懷離:懷念離別之情。
  • 綠野:綠色的田野,這裏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 黃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具體的地方或景色。
  • 自私:這裏指個人的情感或思緒。
  • 聞雁候:聽到雁聲的時候,通常指秋天。
  • 折梅時:折取梅花的時候,通常指冬天。
  • 白頭:指年老。
  • 世味:人世間的各種滋味,這裏指人生的滄桑和感慨。
  • 孤枕:獨自一人睡覺,形容孤獨。
  • 雲間:雲中,比喻遠方或高遠的地方。
  • 有所思:有所思念。

翻譯

在孺子湖邊舉杯飲酒,塵世的道路漫長,讓人共同懷念離別之情。千年之後,那片綠野不知還在何處,一曲黃灣的景色,略顯個人的情感。月亮升起時,恰逢聽到雁聲的秋日,人們行走時,正值折取梅花的冬日。白髮蒼蒼,人生滄桑,唯有孤枕相伴,只因在雲間有所思念。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孺子湖邊」與「悠悠塵路」形成對比,突出了離別的遙遠與長久。通過「千年綠野」與「一曲黃灣」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對自然美景的留戀與個人情感的抒發。結尾的「白頭世味」與「孤枕」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人生滄桑的體驗和對遠方思念的深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