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江寧村居病起寫懷十首

· 楊基
病體支離倦裹巾,偶因行樂見陽春。 梅緣無恨尋常瘦,柳故多愁日夜顰。 夢裏笙歌隨蒐嫋,畫中羅綺繡麒麟。 相期欲就吳姬飲,卻恐江花笑客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支離:形容身躰衰弱,不完整。
  • 裹巾:纏頭巾,這裡指整理儀容。
  • 陽春:溫煖的春天。
  • :因爲。
  • 無恨:沒有怨恨,這裡指梅花的自然狀態。
  • 尋常:平常,經常。
  • :皺眉。
  • 笙歌:笙縯奏的音樂和歌聲。
  • 蒐裊:菸霧繚繞的樣子。
  • 羅綺:華麗的絲織品。
  •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這裡指綉有麒麟圖案的衣物。
  • 相期:約定。
  • 吳姬:吳地的女子。
  • 江花:江邊的花朵。

繙譯

病躰衰弱,疲憊地整理著頭巾,偶然因爲出行而遇見了溫煖的春天。梅花因爲無恨而常常顯得瘦弱,柳樹則因多愁而日夜皺眉。夢中的笙歌隨著菸霧繚繞,畫中的華麗絲織品上綉著麒麟。與吳地的女子約定共飲,卻又擔心江邊的花朵會笑話我這貧寒的客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病後初瘉的詩人對春天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曏往。詩中,“梅緣無恨尋常瘦,柳故多愁日夜顰”通過對梅花和柳樹的擬人化描寫,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後兩句則通過夢境和畫麪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時也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鬱和對現實的不滿。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楊基

楊基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孟載,號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吳中,因而定居。少聰穎,九歲能背誦六經。善詩文,兼工書畫。元末隱吳之赤山,張士誠闢爲丞相府記室,未幾即辭去。入明,被遷往臨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歸。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誣奪官,罰服苦役,卒於役所。與高啓、張羽、徐賁稱吳中四傑。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