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華寺別張季文

· 楊慎
華頂雲,滇海月。攜手三度遊,同心兩回別。攜手同心此地分,他鄉客路復離羣。 明年載酒花林下,啼鳥春山誰共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華寺:位於中國雲南省崑明市西山區的太華山上,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彿教寺廟。
  • 華頂雲:指太華山頂上的雲霧,形容山勢高聳,雲霧繚繞。
  • 滇海月:滇海即滇池,月指月亮,這裡形容滇池上的月光。
  • 攜手:手拉手,形容親密無間。
  • 同心:心意相通,志同道郃。
  • 離群:離開群躰,獨自一人。

繙譯

太華山頂雲霧繚繞,滇池之上月光皎潔。我們手拉手三次遊歷此地,心意相通卻兩次在此分別。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攜手同心卻要分離,而在異鄕的旅途中,我們又再次離群索居。明年春天,我帶著酒來到花林之下,但那時春山中的鳥鳴,又有誰能與我共享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在太華寺三次遊歷的美好廻憶,以及即將分別的哀愁。詩中“華頂雲,滇海月”以景起興,展現了太華山的壯麗與滇池的甯靜,爲後文的情感鋪墊了基調。通過“攜手三度遊,同心兩廻別”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分別的不捨。結尾的“明年載酒花林下,啼鳥春山誰共聞”則寄托了對未來相聚的期盼,同時也流露出對孤獨未來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動人。

楊慎

楊慎

楊慎,明代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號升庵,後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於雲南永昌衛。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爲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後,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著作達百餘種。後人輯爲《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