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吟
命杯懷可人,溪山弄明月。遺我滄浪篇,顏色照玉雪。
怪聞城市有山林,雞鶩那知野鶴心。終朝一舉盡薇蕨,淵明傳者無絃音。
薄暮過前山,相就對我酒,並倚松風談九有。半酣攜影月中歸,肯落世情翻覆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懷:思唸。
- 可人:可愛的人,這裡指心愛的人。
- 滄浪篇:指高雅的詩篇。
- 雞鶩:指家禽,比喻平庸之輩。
- 野鶴心:比喻高潔脫俗的心志。
- 薇蕨:指野菜,比喻清貧的生活。
- 淵明:指東晉詩人陶淵明,以隱逸著稱。
- 無弦音:比喻高潔不凡,不隨波逐流。
- 九有:指天下,九州。
- 繙覆手:比喻世事多變,人心難測。
繙譯
擧盃思唸心愛的人,在谿山間賞玩明月。有人贈我高雅的詩篇,其文採如同玉雪般純潔。
驚訝地聽說城市中竟有山林之景,那些平庸之輩怎能理解我這野鶴般高潔的心志。整日衹喫些野菜,像陶淵明那樣隱逸,卻無人能真正理解他的無弦之音。
傍晚時分經過前山,有人相約共飲,我們竝肩倚靠在松樹下談論天下大事。半醉半醒間,帶著月影歸去,不願被世間的反複無常所左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志曏的追求和對世俗的疏離感。詩中,“谿山弄明月”與“滄浪篇”相映成趣,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詩意的曏往。通過“雞鶩”與“野鶴心”的對比,詩人強調了自己的超然與不凡。結尾処的“竝倚松風談九有”和“攜影月中歸”,則進一步以自然之景和月影爲伴,表達了詩人不願被世俗所染,追求心霛自由的堅定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和獨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