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光澤卷三首博文堂

· 黃衷
不倚分茅重,居然儒素風。 常師老氏外,取善孔門中。 樹靜盤根古,波澄鑑物空。 美哉齋榜義,帶礪與天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倚:不依賴。
  • 分茅:古代分封諸侯時,用白茅包裹泥土授予,象徵授予土地和權力。
  • 儒素風:儒家的樸素風範。
  • 老氏:指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 孔門:指孔子及其學派。
  • 樹靜:樹木靜止不動,比喻心境寧靜。
  • 盤根:樹根盤繞,比喻根基深厚。
  • 波澄:水波平靜,清澈。
  • 鑑物空:通過清澈的水面觀察物體,比喻洞察事物本質。
  • 齋榜:齋戒時所掛的榜文,這裏指齋戒的場所。
  • 帶礪:帶子上的磨痕,比喻時間的痕跡。
  • 天同:與天相同,比喻永恆不變。

翻譯

不依賴分封的榮耀,自然而然地展現出儒家的樸素風範。 在老子之外尋求常師,從孔門中汲取善道。 樹木靜止,根深蒂固;水波清澈,映照萬物本質。 美哉,齋戒之所的榜文意義深遠,如同帶子上的磨痕與天空一樣永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儒家樸素風範的推崇,以及對老子、孔子思想的融合與追求。詩中通過「樹靜盤根古,波澄鑑物空」的意象,描繪了寧靜深遠的心境和洞察事物本質的智慧。結尾的「美哉齋榜義,帶礪與天同」則強調了齋戒場所榜文的深遠意義,以及與永恆天空相媲美的恆久價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黃衷

明廣東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監江北諸倉,清查積年侵羨,得粟十餘萬石。歷戶部員外郎、湖州知府、晉廣西參政,督糧嚴法繩奸,境內肅然。後撫雲南,鎮湖廣皆有政績。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語》、《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