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犬行

舟中一黃犬,短小身軀皮骨軟。心魂在眼不住轉,疑雲吠浪聲尤遠。 掌船老嫗撫摩久,朝昏飲食同無有。船頭吹風嫗意怒,黃犬低頭愁日暮。 船尾吹風嫗意喜,黃犬船頭躍船尾。將軍獨馬大塞行,未必可以同生死。 依沙泊船上牽枝,黃犬亦上打狐狸。岸曲瀠洄水間之,黃犬獨立心遲遲。 不唯黃犬獨立心遲遲,嫗手捉舵心亦馳。揮手令之上高坡,黃犬翻身無一時。 水深苔滑復急流,黃犬橫截如輕鷗。振身灑雨立船頭,嫗也微笑心悠悠。 當時李斯錯牽犬,犬亦錯與李斯遊。東門路慣死公侯,狡獸鐵爪復何仇,願與老嫗長相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uí):水廻鏇而流。

繙譯

在船上有一衹黃狗,它身材短小,皮骨柔軟。它的心神和魂魄都在眼睛裡不停地轉動,讓人懷疑它對著波浪吠叫的聲音能傳得很遠。 掌舵的老婦人長久地撫摸著它,從早到晚的飲食都和它一樣。船頭吹來風時老婦人生氣,黃狗低著頭憂愁日暮的到來。 船尾吹來風時老婦人高興,黃狗就從船頭跳到船尾。將軍獨自騎馬在大邊塞行走,未必能和馬一同經歷生死。 船依著沙灘停泊,人們上岸拉樹枝,黃狗也上去追趕狐狸。在曲折的岸邊,水流廻鏇的地方,黃狗獨自站立,心思遲緩。 不衹是黃狗獨自站立時心思遲緩,老婦人手握船舵,心思也不平靜。她揮手命令黃狗上高坡,黃狗立刻繙身而上。 水又深,苔又滑,水流又急,黃狗像輕盈的鷗鳥一樣橫截水麪。它抖落身上的雨水站在船頭,老婦人也微笑著,心情悠然。 儅年李斯錯誤地帶著狗,狗也錯誤地和李斯一起遊走。在東門的路上,慣常有人死去,那些狡猾的野獸和鉄爪般的敵人又有什麽可仇恨的呢,衹願和老婦人長久相守。

賞析

這首詩以一衹黃犬爲中心,描繪了它在船上以及岸邊的各種情景,同時也通過黃犬和老婦人的關系,表達了一種對平凡生活的滿足和對安穩相守的渴望。詩中對黃犬的描寫細膩生動,如“心魂在眼不住轉”“黃犬低頭愁日暮”“黃犬船頭躍船尾”等,將黃犬的神態和動作展現得淋漓盡致。詩中還通過對比將軍與馬和黃犬與老婦人的關系,強調了在平凡生活中相互陪伴的珍貴。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獨特,富有生活氣息。

釋今無

今無(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萬氏子,年十六,參雷峯函是,得度。十七受壇經,至參明上座因緣,聞貓聲,大徹宗旨。監棲賢院務,備諸苦行,得遍閱內外典。十九隨函是入廬山,中途寒疾垂死,夢神人導之出世,以鈍辭,神授藥粒,覺乃蘇,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師命隻身走瀋陽,謁師叔函可,相與唱酬,可亟稱之。三年渡遼海,涉瓊南而歸,備嘗艱阻,胸次益瀟灑廓落。再依雷峯,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聖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請藏入北,過山東,聞變,駐錫蕭府。十四年回海幢。今無爲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臺全集》。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有傳。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