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臺(yān tái):戰國時燕昭王所築的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燕昭王築臺以招納天下賢士。後作爲君主或長官禮賢之典。
- 瀟灑:灑脫不拘、超逸絕俗貌。
- 淹:滯留。
- 詞客:擅長文辭的人。
- 驅馳:奔走;效力。
- 理官:治獄之官。
- 禁苑:帝王的園林。
- 王程:奉公命差遣的行程。
- 宿霧:夜霧。
- 徵鞍:征馬的馬鞍。亦指旅行者所乘的馬。
- 庾關:地名,在今廣東省南雄縣境內。
- 叱馭:謂馭馬快跑。《漢書·王尊傳》:「王陽爲益州刺史,行至邛郲九折阪,嘆曰:『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後以病去。及尊爲刺史,至其阪,問吏曰:『此非王陽所畏道邪?』吏對曰:『是。』尊叱其馭曰:『驅之!王陽爲孝子,王尊爲忠臣。』」後以「叱馭」爲報效國家,不畏艱險之典。
翻譯
向北進入燕臺,積雪還未消融,天風吹着大雁,此時天氣寒冷。 多年來灑脫的文士滯留在此,如今要萬里奔走,前往就任治獄之官。 禁苑的鐘聲催促着清晨的夢,奉公差遣的行程中夜霧籠罩着征馬鞍。 走到庾關暫且不要頻頻回頭,自古以來都說像王尊那樣的叱馭之難。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送羅澹峯進士去京城任職時所寫。首聯描繪了羅澹峯北上時的環境,寒冷的天氣和未乾的積雪,烘托出一種蕭瑟的氛圍。頷聯講述羅澹峯過去作爲文人的瀟灑,以及現在要長途跋涉去擔任理官的情況,表現出他的轉變和責任。頸聯通過禁苑鐘聲和王程宿霧,進一步強調行程的緊迫和艱辛。尾聯以庾關和叱馭的典故,提醒羅澹峯此去路途艱難,要有不畏艱險的精神。整首詩既表達了對友人的送別之情,又蘊含了對他的勉勵和期望,意境蒼涼而深沉,情感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