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陸文質雲槎卷

· 顧清
仙人乘槎真有無,晴窗拭眼開新圖。新圖只尺意萬里,雲濤煙浪相縈紆。 煙雲縈紆望不極,中有蘭舟一葉盪漾疑憑虛。仙翁長髯紫霞裾,少年早侍紅雲居。 紅雲曉趨誤一蹶,三年謫誦軒農書。下方夭札帝所閔,翩然復此來清都。 東浮玄洲掠蓬壺,西曆翠水經天衢。背挽北斗招黃姑,銀潢俯弄明月珠。 青煙九點嗟塵區,梅花爛漫三江隅。平生繆識蘭臺儒,結習未斷蚩泠符。 官舟風雨夜深臥,猶有遠夢來催逋。數行一筆尚可想,銀鉤間錯珊瑚株。 張騫浪語空片石,屈子遠遊終舊閭。君才豈必謝時輩,十年早已歌歸歟。 向來汗漫等鴻跡,此日逍遙同澤車。昇天入地豈異路,流行坎止真吾徒。 君不見行人倚棹汶河上,回首煙江思釣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槎(chá):木筏。
  • 縈紆(yíng yū):盤旋彎曲;迴旋曲折。
  • 紫霞裾(jū):紫色雲霞般的衣服。
  • 夭札(yāo zhá):遭疫病而早死。
  • 清都:神話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宮闕。
  • 蓬壺:即蓬萊。古代傳說中的海中仙山。
  • 天衢(qú):天空廣闊,任意通行,如世之廣衢,故稱天衢。
  • 黃姑:星名。即河鼓。
  • 銀潢(huáng):銀河。
  • 繆(miù)識:錯誤地相識,謙辭。
  • 蘭臺儒:漢代宮內藏書之處,以御史中丞掌之,後世因稱御史臺爲"蘭臺"。"蘭臺儒"可理解爲在御史臺任職的文人或有學問的人。
  • 蚩(chī)泠(líng)符:可能指的是一些瑣碎的、不重要的文書或事務。
  • 逋(bū):逃亡;拖欠。

翻譯

仙人乘坐木筏的傳說究竟是否真實存在呢?我在晴朗的窗前擦亮眼,打開一幅新的畫卷。這新畫卷雖然近在咫尺,卻能讓人感受到萬里之遙的意境,雲濤煙浪相互盤旋纏繞。 煙雲繚繞,綿延望不到盡頭,其中有一艘小船,在波濤中盪漾,彷彿憑空漂浮着。仙翁有着長長的鬍鬚,穿着紫色雲霞般的衣服,年少時就早早在紅雲圍繞的地方侍奉。 早晨朝着紅雲快步前行時卻不小心跌倒,因此被貶謫三年,誦讀關於農業的書籍。下方百姓遭受疫病早死,天帝憐憫,(仙翁)輕快地再次來到天帝的宮闕。 向東飄浮到玄洲,掠過蓬萊仙山,向西經過翠水,行經廣闊的天空。背對着北斗星,招呼着黃姑星,銀河低頭玩弄着明月珠。 (從天空俯瞰)大地上青煙九點,讓人感嘆塵世的侷限,而梅花在三江的角落燦爛盛開。我平生錯誤地結識了一些在御史臺任職的文人,習慣未改,還在處理着一些瑣碎的事務。 在官船上,在風雨交加的深夜裏躺着,仍然有遙遠的夢境來催促我償還拖欠的東西。幾行文字、一筆筆畫,尚且可以想象,(畫卷中的文字和筆畫)如銀鉤交錯,像珊瑚樹一樣。 張騫的大話如同空留的片石,屈原遠遊最終還是回到了舊居。您的才華未必不如當下的同輩人,十年前就早該歌唱着歸隱了。 向來漫無邊際如同鴻雁的蹤跡,今日逍遙如同乘坐着同一輛澤車。昇天入地難道是不同的道路嗎?順應境遇,無論是進是退,都是我們這些人啊。 您沒有看到那行人倚着船槳在汶河上,回首望向煙霧迷濛的江面,思念着釣魚的情景嗎?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一幅畫卷展開,通過對畫卷中景象的描述,展現出一個神奇、壯麗的世界。詩中既包含了對仙人、仙境的想象,也有對現實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詩人從畫卷中的雲濤煙浪、仙翁蘭舟等景象寫起,營造出一種虛幻縹緲的氛圍。接着,詩中提到了一些歷史人物和典故,如紅雲曉趨誤一蹶的故事,以及張騫、屈子的經歷,通過這些典故,詩人表達了對人生起伏、命運無常的感慨。

同時,詩人也在詩中抒發了自己對官場瑣事的厭倦和對歸隱生活的嚮往。詩中的「君才豈必謝時輩,十年早已歌歸歟」表達了對才華被埋沒的不滿和對歸隱的渴望。整首詩意境宏大,情感豐富,語言優美,將虛幻的仙境與現實的人生相結合,富有哲理和深意。

顧清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士廉,號東江。弘治六年進士。授編修,進侍讀。平生以名節自勵。正德初劉瑾擅權,同邑張文冕附之爲顯宦,清即絕不與通。瑾銜之,出爲南京兵部員外郎。瑾誅,累遷禮部右侍郎。前後請立太子、罷巡幸,疏凡十數上。嘉靖初以禮部尚書致仕,卒諡文僖。工書,筆致清勁。有《松江府志》、《傍秋亭雜記》、《東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